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8集课程复讲

谷丽红学长

  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学长大家好!
1、信的含义。信是人言,“凡出言”要“信为先”。信也含有一个更深的意思,就是信义、就是义务。一个人做人的本分不需要说,但是常常放在心上,时刻不敢忘怀 。
  2、学圣贤教诲最重要的要学什么?要学圣贤人的存心,要学圣贤人的用心。圣贤人他的存心就是时时把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时时不敢忘怀,时时提得起来去与人相交。当他时时都是德行提起,那他的坏习惯自然而然慢慢就不见了、就消退了。所以我们熟读《弟子规》,也是时时以圣贤人的心行来自我观照、自我提醒,相信宽为限,紧用功,功夫到,滞塞就通。而当一个人真正用圣贤的存心跟行为去做事,你每一天一定会有法喜充满。 
  3、所以提到“信”,就是因为它是义务,它是本分。君臣关系当中的道义、恩义。那在为人臣子方面不应该意气用事,应该用理智跟领导者好好沟通。所以其实人与人为什么会冲突?大半是因为距离遥远,缺乏沟通。缺乏沟通久了,就很容易对立、很容易矛盾,之后就冲突了。所以为人领导者也应该大开沟通之门,能有雅量接受下属的劝谏。而下属也应该有劝谏上司的责任。 
   做下属的假如用察言观色,要巴结阿谀,那累死了。假如刚好押的那个宝没有升上去,那怎么办?那他不就捶胸顿足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当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去事奉上司,那真是累死人。假如你是巴结阿谀,结果这个长官确实升了,你跟着他升上去,难道人生就好了吗?未必。要巴结阿谀的长官,他能不能在他的事业当中,真正不断提升?不可能。因为还要接受巴结阿谀的长官,他的智慧、他人生的见地还有限。到时候一定会怎么样?一些状况出现,他就会被换下来。所以我们看到现前社会很多当大官的人,可能两个月、五个月官职就怎么样?就去掉了。那到时候你虽然押对宝,还是落得一场空。 
  我们要把努力把用心押在哪?尤其公务人员我们真正要跟的是什么?跟的是我们的本分,跟的是人民的需要。这样子,你就很直言不讳去劝谏你的上司。而也由于你都尽本分,都替人民服务,你的能力也会日渐提升。当你有真正的能力,好的主管一上任,他要用谁?当然要用真正可以办事、可以信任的人。到时候,你不去求机会,机会自然而然到你的身边来。所以人生假如能够道法自然,你就能够水到渠成,你也不会活在患得患失之中。所以这是臣子应该无求的去尽他的本分,去进谏上司。 
   4、夫妇关系。那夫妇之间当然也要言而有信。假如夫妇之间言而无信,那会延伸出什么情况?可能就互相猜忌,互相讲话当中都有攻击、都有揶揄。这样子,每天还要朝夕相处关系就很危险,所以也是要言而有信。现在夫妻之间听说都有各自的秘密,都有私房钱。那当我们都有秘密,都有私房钱,都不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情况。当我们用这一分虚妄的心、不真诚的心,对方能不能感觉到?可不可以?可以。所以人常常在做自欺欺人的事情,其实这样心里面不踏实,纵使你确实留了一些钱在身边,但是你的心每天还要提心吊胆。这样有时候留住了钱,可能身体都怎么样?每天担心东担心西,身体都搞坏了。所以治家应该抱持着一个态度,治家没有秘密,坦坦荡荡,这样最好。 
  在言语当中,要言而有信。那夫妻之间彼此的心里一定要感谢对方的恩德,感谢对方陪我们一路走完这个大半的人生。我们男士一定要时时记住,因为有我们的太太帮我们做了一件重大的事情。哪一件事?传宗接代,我们的家族才得以延续。光是这个恩德就报不了。因为我们也做不来,是吧?所以“恩欲报,怨欲忘”,当夫妻之间常常都想着对方的付出,对方的恩德,一些冲突都把它放下。心里常念恩,看到对方都心生欢喜,哪有可能会处不好?当夫妻都相处得好,那你每天的日子和乐融融。 
   5、兄友弟恭。兄弟之间也要言而有信。假如兄弟言而无信,可能家庭气氛就会出状况,甚至于会发生冲突都说不定。那兄弟也有情义、也有恩义,应该好好团结在一起,这样才能够让父母很放心。所谓“兄道友,弟道恭;兄弟睦,孝在中”。现在很多的兄弟都走向法院,为了财产都互相告起来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有提到“居家戒争讼”。一个家庭、一个家族非常忌讳什么?诉讼,亲人相告。我们说人情国法,人情也要兼顾。因为失了人情就失和,失和了,家庭就不可能兴旺。所以居家戒争讼。当家庭里面为了财产互相控告,这个钱保证留不住。再来,当兄弟之间都发生冲突,已经给下一代做了什么?很不好的示范,所以这个家族已经败象已露。所以才提醒我们“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”。 我们为人兄、为人姐也应该起而效法。其实当人常常会计较得失,比方说我多照顾弟弟,我是不是自己又缺少。当人常常计较东计较西,人生就不踏实、不痛快。所以应该遇到兄弟困难就要全力去帮忙才对。 所以人生要尽义务,人生要看得远,不可以处处计较。这是兄弟之间的道义。 
  6、朋友有信。朋友不只是言而要有信,还要有朋友的信义跟义务。  
  所以朋友跟朋友之间有哪些应该尽的义务?第一个当然是要互相劝谏,所谓“善相劝,德皆建;过不规,道两亏”。假如朋友有过失,我们没有去劝,这样就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。所以第一个劝谏,第二个是要关怀,第三个要互相赞叹,“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”。第四个不言家丑,不可以把朋友一些家里不好的事都讲出去,这样就很没有道义。最后,要有通财之义。我们在课程当中,对于这个劝谏谈得特别多。为什么?因为现在的社会相当复杂,所以人只有一双眼睛,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虑到。所以父母、儿女很需要,上司、下属也很需要,太太、兄弟、朋友的提醒。因为人提醒了,才会对更多的道理有所明白。我们一来要能接受别人的劝谏,二来也要懂得如何规劝亲友,所以这个主题才会谈得比较多。 
  再来,关怀。关怀他人,事实上我们也要在时时处处去落实。我们可不能教孩子说:你的朋友跟亲人才要关怀,其它的不用。这样教对不对?人的心是一个,怎么可以一心分两边用?所以当他对陌生人很冷漠,他会不会对亲人很念恩?很难!所以当他能对一切人都有关怀之心,那离他最亲的父母、兄弟,哪有可能不照顾的道理!所以我们比方说常常提醒孩子,见到行动比较不方便的人更应该恭敬。因为对方的心理,因为他人生已经有一点不顺畅,我们假如又用异样的眼光看他,就会让他更不舒服。所以从这一点点细微长养孩子仁慈之心。比方说在坐公交车的时候,只要有老弱妇孺上来,我们马上带着孩子让座,这就是长养他关怀别人的这种心境。 
  关怀朋友,不只要关怀他而已,还要爱屋及乌。所以当你敬其父,你尊敬他的父亲,他就高兴,甚至于他的兄弟姐妹都欢喜,你就可以跟他的家庭、家族处得很好,所以叫爱屋及乌。常常我们在打电话,也二、三个月没联系,在电话当中,你跟他说:你妈妈身体好吗?你爸爸最近好不好?虽然是一句轻轻的问候,也会让对方的心觉得怎么样?很温暖。而现在我们又学了《弟子规》,你不只可以关心他的父母,更重要还可以关心他孩子的教育。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大半都会为了孩子的教育伤透脑筋。所以我们在推展这一年多以来,太多的家庭都得到方法,家庭的转变都相当大。 
  接下来要互相赞赏、互相肯定。因为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当中,常常也会情绪起伏,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朋友的支持、朋友的安慰。又有一句话说“文人相轻”,为什么文人相轻?长了傲慢,甚至于因为有嫉妒心。那我们来思考一下,当这个文人、这个读书人生起对别人的轻慢,觉得自己的学问、文章比较好,他的比较差。当他起了这一念心,其实他已经在堕落,他的学问这一生能不能成就?不可能。所谓“学问深时意气平”。真学问的人看一切人都很平和、都很欢喜。怎么可能会轻慢? 
  所以我们读圣贤书要对治一个自己的杀手,就是嫉妒之心。而且这个嫉妒的心发出来,不只自己受害,不只对方受影响,更大的问题是会让社会的人受影响。比方说,这一个读书人很有德行、很多的人都跟他学习,结果你现在又嫉妒他,甚至于用言词毁谤他,造成这一大群人对他失去信心,这个罪过可就结大。所以一个人假如处处嫉妒别人,他一定会愈来脑筋愈不灵活。因为他障碍别人学习圣教,学习智慧的机会。所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那假如障碍别人法布施就会得愚痴的结果。所以我们要扩宽心量去欣赏别人,去力行“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;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”。当朋友跟朋友之间,都可以互相随喜、互相赞叹,那团体也好,或者是我们学术界也好,都会一片祥和之气。这是要赞赏。 
  第四个要不言家丑,因为朋友信任我们,可能会把一些家庭比较隐私的事跟我们讨论。所以这些话语我们要特别谨慎,不可以讲出去。因为你有时候讲出去,会被有心的人拿去制造一些谣传,这样就会伤到朋友的内心,或者他的家庭。所以当别人已经推心置腹,我们更应该谨慎小心自己的言语。那当然其实家里很多隐私的事也不必要到处跟人家讲。 
  最后一个要有通财之义。这个“财”不单指钱财、物品,我们还可以把它延伸出来是内财跟外财;内财指的是劳力、经验、智慧,外财才是钞票、才是物品。那因为人生难免起伏,所以当朋友确确实实有很紧急的状况。比方说,他的父母刚好生了重病,他一下子又筹不到这么多钱,所以我们要救人危急,赶快有能力的时候帮助他。“惠不在大”,恩惠不在大小;“在乎当厄”,在那个危急当中,你能够送给他这样的关怀帮助,他会非常感动。这是我们朋友之间有通财之义。所以其实父母所做的一言一行,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